
产业扶贫出成效蒲公英种植能致富
6月16日,记者在小二台镇小西梁村的蒲公英种植基地看到,一朵朵雪白的“小绒球”随风摇摆,在绿叶的映衬下,蒲公英大棚绿意盎然,生机勃勃。小西梁村依靠新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特色扶贫产业,不仅让贫困户走上了致富之路,也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。
小西梁村作为省级深度贫困村,全村资源匮乏、先天禀赋不足,农业产业单一、产能落后,农民收入微薄、大量人口外出务工维持生计,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。在镇党委、镇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,小西梁村结合村情、因地施策,建设和发展了蒲公英种植基地,通过土地流转,就近择业等形式,助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,使全村群众得到了实惠。
小西梁村村支部书记马小飞告诉记者,小西梁村在上级支持下,着力进行产业扶贫,重点打造了1000多亩的蒲公英种植基地逐步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,通过实现产业带动扶贫,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。小西梁村村支部书记 马小飞据了解蒲公英生长迅速,适应性也很强,市场前景广阔,去年试种蒲公英每亩年纯收入约为3000元,实践证明是一项脱贫增收的好项目。小西梁村依靠蒲公英播下了希望,翻开了乡村换旧貌,迎新颜的美好篇章。
记 者:杨耀辉 王东清摄 影:倪博文
了解了小二台镇小西梁村的“蒲公英”致富路,我们再来看二台波罗素村的村民是怎样让腰包鼓起来的。
风雨不阻致富干劲遍地“翡翠”稳创增收天青色,雨淅沥。我们跟随着二台镇波罗素村村书记郭耀的脚步,来到村里的蔬菜种植田。绿油油的蔬菜田一眼望不到头,这其间,一个个淡蓝色的蔬菜大棚整理地排列着。
大白菜、圆白菜、生菜们排排列队……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翠绿新鲜。
戴着帽子的村民们还在田间忙碌着,阴雨天也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十足干劲。菜农王桂芬停下了手中的活,大方热情地向记者们“展示”了她地里种植的大白菜,绿翡翠般的莹亮色泽,层叠的叶子,甚是好看。
二台镇波罗素村种植户王桂芬说:今天冒着风雨我们老百姓也要不辞辛苦地来地里干活。也就是习总书记的一句话: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。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干,把菜种的好好的,把钱挣的满满的,把生活过的美美的。
为使波罗素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,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。近些年,波罗素村“两委”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脱贫致富经验,并将这些宝贵经验运用到村子的生产建设中。
今年年初,村“两委”班子又先后派45人到外地参观学习并在村内开展科学种植技能培训,将所学的新的种植知识传播给菜农。因此,今年波罗素村的3600亩菜地长势喜人,预计总产量在28800吨左右,且价格较之去年有很大提升。二台镇波罗素村种植户 安兴二台镇波罗素村种植户 王桂芬二台镇波罗素村种植户安兴告诉记者:通过今年这个产业培训大会,好多老百姓都学到了好多经验,跟老百姓们交流了好多技术,今年种出的菜长势非常不错,在使用肥料上,我们村用的全都是农家肥,长势比往年好得多,今年刚成熟的菜卖的相当好,老百姓不逗也笑了,喜欢的。
地里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在提高,村里的蔬菜交易场地也在规范和完善,为了给菜农们蔬菜交易提供方便,波罗素村新建了一处650平米的交易大厅,并了制作了蔬菜交易广告牌。每到蔬菜交易期到来,菜农们会在这里看着自己的腰包渐鼓,辛勤付出得到回报。波罗素村书记郭耀告诉记者,预计在销售旺季,这里每天的交易量大概为60-70吨。二台镇波罗素村村支部书记 郭耀二台镇波罗素村村支部书记郭耀:今年年初我们结合产业扶贫,产业脱贫的这个总体思路,我们两委班子抓了种菜的科技工作,先后派出了45人分两次到外地进行了参观学习,把他们参观学习的经验带回来,教给广大的菜农。这样一来,菜农把所学到的东西实实在在地用到了他们种菜的技术上。所以今年的菜长势喜人,而且质量也很好,产量也很高,比往年平均一亩地产量都再高个2000斤左右,价格在5000多块钱左右。农民今年都很高兴,腰包估计都能填满。
疫情之下的波罗素村村民,和所有平凡且努力生活的人们一样,不畏风雨,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,总会有希望,而未来的生活,也定会更好。
(来源:美丽张北 河青新闻网编辑薛昕宇丨平台主编姜天群丨监制耿硕)
原文地址:https://m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8044248
张家口雨伞定制(雨伞定制厂家直销电话)